3.2.4 明确土壤环境监测的对象添加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对象, 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值为基础, 根据有毒重金属、有机物和无机物增加新探测发现的控制指标, 添加《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控指标, 还未纳入的有机物、无机物, 应当通过对影响土壤变化的因素的考察, 及时更新监控指标, 期待新土壤环境质量相应的标准尽快出台。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桉树科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研究中桐花树0~15cm、木榄15~30cm与红海榄15~30cm土壤中全氮含量较高,与有机质、有机碳趋势一致。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溶解氧含量可以作为评价海水是否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本研究中样地中的溶解氧在6.66~6.86mgL-1之间。大冠沙与党江地区样地海水化学需氧量为1.3mgL-1,山口地区样地海水化学需氧量为1.4mgL-1。3结果与分析土壤pH是重要的化学性质指标,影响着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作为植被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决定植物群落格局和结构[9]。4结论与讨论土壤为红树植物生长和发育提供物质基础以及决定红树林生长发育的优劣,红树植物亦影响着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水质对湿地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极其重要,当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安全,亦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相关链接:质量,硫化物,土壤。(一)背景点土壤监测背景点布设,主要是指在未受到或者很少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点位,在这些未受到或很少受到的影响的土壤中各种元素的不同含量会以原始面貌充分展现,从而可以依据相关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确认土壤污染的具体原因,为后期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在监测出的平行空白样中,要保证2个空白测定值之间的相对偏差50%,符合这个偏差的,说明其控制值精密度指标符合要求。反之,则说明精密度指标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采样监测。(二)基础点土壤监测基础点布设,主要是指在目前已有的各种土壤类型之上,设置相应的环境监测点位,并通过定点及连续的环境监测模式,系统且较为全面的对目前土壤中的各个环境状况及后期的变化情况进行反映,通过基础点位的布设分析和查找出土壤环境污染的具体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土壤污染控制对策,为土壤环境管理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相较于分区布点法和随机布点法来说,系统布点法需要大量的监测设备支撑和保障,监测的工程量大、过程复杂,但监测结果的精准度高,对提升土壤污染治理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区域治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纵向分为表层土(0cm-20cm)、浅层土(20cm-60cm)、深层土(60cm),其中表层土多用土样采样方式,浅层土则将其分为上下两段取样,制成混合样,深层土则按照纵向分层技术选取每层代表土样。
以某检测的铜标准样品作为对数差监控,5个铜标准检测样结果计算对数差(共32个),从0.04-0.05之间,符合标准要求,30个回收率数据落在控制限范围之内,15个点落于辅助线内。根据污染场地的实际面积、土壤污染现状设置具体的系统网格密度,并将网格调整为三角形、方形等不同规则形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相关链接:样品,监测,土壤。(一)现实可行性布设数量及具体位置是直接关乎后期土壤环境调查的质量和效果,也是后期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污染场地调查土壤监测点位布设应兼顾现场安全、交通便利和场地构筑物分布等多种因素,确保后期土壤取样的现实、可行,防止因土壤点位布设不当而导致后期的土壤取样及监测无法正常开展。
或者把土壤样品测定的空白值点插入空白值均数控制图内(即,空白值点应落在上控制限与下控制限范围之内),以验证空白值精密度指标是否符合标准。系统布点法取样过程中,布点区域选定情况下,应在每个网格中设立相应的取样点,取样点应位于网格中心位置处。(四)覆盖全面性污染场地环境土壤调查监测点位布设的覆盖面应保证全面性,即,所布设的点位应涵盖被调查土壤的类型、区位特点、土壤利用方式等,监测点位的布设位置要兼顾土壤的上述各种不同类型,为土壤污染场地调查提供现实可执行的依据,从而全面掌握土壤现状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其次,分区布点法应尽可能地将地块中之前所设立的分界作为土壤环境监测分区的边界,为便于后期的取样及样品的代表性,应保证土样监测分布的形状。
待网格划分确定后,按照随机选择的原则,从所确定的各个网格中进行取样,根据污染场地的面积、污染场地的污染程度,以及土壤监测布点的实际需要确定取样点位的数量。利用计算平行样的绝对偏差(有效态元素)、相对偏差和控制值,据此作为土壤样品监测分析精密度评价的重要指标。
通常,需要反复做好5次空白试验,然后根据每一次的监测值,换算成土样测算的具体浓度值,并计算出标准偏差和最低检出限。即,当密码平行样测定的基本值与另一测定的检查值之间存在相对偏差不合格时,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测定,若基本值复验值与检查值相对偏差满足标准,应以二者的均值报告检测结果,反之,应对检查值进行复验,并以三个数据相近均值报告检测结果。
(二)空白值评价土壤样品提取后对其进行样品监测分析,在土样监测分析时,应做到一批次的样品监测2个及以上的平行空白样,以切实做好空白值频度的控制。因此,确保点数合理分布,质控图可靠合理,确保检测数据处于受控状态,保障土壤样品监测的质量。样品分析过程中,环境监测人员应随机在其中的分析样中抽取10%待测样作为平行双样测定,包括分析明码平行样(测试员计算偏差)、采样、制样密码平行样(质控员计算相对偏差)等。(六)相对一致性所谓相对一致性,是指在土壤调查监测点位布设时,应充分考虑监测点位是在同一采样区域中土壤差异性最大程度地降低到最小或最低,使土壤性质具备相对一致性,为后期的土壤监测数据的可比性提供可靠保障。五、土壤监测质量控制评定(一)分析方法评价土壤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与标准规范中所推荐的方法一致。如,可以根据土壤样品总数的5%,作为土壤多环芳烃、酞酸酯、多氯联苯等有机污染物密码平行样的采样数量,并按照5%的总数量,将制备好的30目、50目、100目、200目无机元素样品编码密码平行性,监测分析时,应将交接到的所有样品,按照5%编入明码平行样。
未发现连续5点位于中性线同一侧。这就需要在每次土样分析前,做好相关监测仪器设备性能的调试,保障土壤样品监测仪器设备的功能复合相应的检出限要求。
(三)系统布点法污染场地土壤监测取样点位布设中的系统布点法,需要监测人员预先对污染场地的污染情况、污染面积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设置网格密度,通常以三角形、方形为网格设置形态。因此,土壤样品监测点位应分布合适,并确保质控图可靠,整个获取的检测数据属受控状态。
(四)质控图监控(1)均数控制图方法。在异常低值、异常高值样品进行复测,复测结果与原测定值相对偏差发生超差的,应进行基本复检,根据现实检测需要的,必要时进行检查复检,把接近测定值平均获得的均值作为报出值。
但这也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土壤调查监测点位的布设数量及密度选择上应本着经济性原则,确保以最具代表性的点位布设获得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目的和效果。再次,分区布点监测受污染土壤,应确保监测布点时同一深度地块按照同一类别进行划分。(二)操作连续性土壤监测点位布设应以确保能够满足此次监测实际的现实需要为根本,此外,还要兼顾后期土壤环境治理风险管控、土壤环境长期监测的客观需要,所布设的点位要能够保障相应的连续性、连贯性,这样,通过监测所收集到的相关监测数据值才更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和现实参考价值。在系统、全面的原则理念下,进一步做好网格选择,按照监测的目标要求和实际,做好监测点位的布设和取样。
在具体点位布设时,分区布点法的应用,要结合污染场地的监测现状,从外围四周向中间进行土壤样品取样、测试、分析,待监测采集平面布设完成后,根据同点位进行纵向布设点位。(三)价值经济性污染场地环境土壤调查监测点位布设的数量、密度会直接与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可靠性具有正比例关系,即,监测点位布设密度越大、数量越多,所收集到的监测结果会越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二)随机布点法污染场地土壤监测取样点位布设中的随机布点法,主要应用于监测土块较大,功能划分会导致土壤迁移,这就需要按照实际需要进行点位布设,并根据不同地块进行随机布设。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不断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大中型企业陆续搬离,原有企业的用地被再次开发,但由于原有企业用地在企业多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受到污染,需要对其进行治理和修复,消除城市发展潜在环境污染隐患问题。
精密度评价中,平行样又包括密码平行样和明码平行样。(五)分级控制性所谓分级控制性思路或原则,即,根据国家、省、市、县等各个层级的不同需求确定监测点位涵盖的尺寸范围及大小,并对监测点位的数量及位置确定进行确定,确保污染场地根据不同层级执行相应的分级管理。
环境监测人员根据背景点及相关监测内容,确定新的计划。在前期基础信息调查基础上,做好现场土壤取样、分析及监测,其中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成为直接影响污染场地调查结果的关键和核心要素,点位布设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后期土壤取样的质量,因此,探讨污染场地土壤监测点位布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网格面积过大,则需要对网格进行再细化,并对每个网格进行取样、混合。其中,污染场地调查中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是最重要和核心关注内容。
在监测土样样品中所含有的有机农药回收率时,回收率数据达20个,从75.5%-99.5%之间,全部达到了合格,其中16个点位于辅助线上下范围之内,则,总数的80%符合50%的标准要求。二、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网内容目前,背景点、基础点和监控点构成了我国土壤监测网三个监控点
未发现连续5点位于中性线同一侧。在具体点位布设时,分区布点法的应用,要结合污染场地的监测现状,从外围四周向中间进行土壤样品取样、测试、分析,待监测采集平面布设完成后,根据同点位进行纵向布设点位。
利用计算平行样的绝对偏差(有效态元素)、相对偏差和控制值,据此作为土壤样品监测分析精密度评价的重要指标。样品分析过程中,环境监测人员应随机在其中的分析样中抽取10%待测样作为平行双样测定,包括分析明码平行样(测试员计算偏差)、采样、制样密码平行样(质控员计算相对偏差)等。